本文目录一览:
- 1、网络保密常识
- 2、计算机网络系统保密常识
- 3、涉密网络保密管理规定
- 4、保密技术防范常识内容
网络保密常识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保密工作部门应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定期对本地区、本部门管辖的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保密措施和保密技术。
对涉密计算机、存储介质、文件资料及公安网计算机使用和维护,应实行定人、定责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明确各级的保密责任,逐级逐人签订保密责任状,营造“个个讲保密、***有责任”的浓厚氛围。三是宣传教育,提高防间保密意识。
正确涵义是:凡处理涉及国家秘密信息计算机信息系统严禁上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网络;凡需要上互联网和其它公共网络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严禁处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购买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由局信息中心统一组织购买,并由信息安全和保密办公室对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有关信息参数登记备案后统一发放。
网络的安全是指通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从用户(个人、企业等)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
计算机网络系统保密常识
1、计算机要安装正版信息安全防护软件,及时升级更新操作系统漏洞补丁与信息安全软件。4.拒绝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和光盘。凡需引入使用的软件,均须首先防止病毒传染。
2、第八条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需更新、租借、出卖硬件设备的,必须对硬件设备进行保密技术处理,确认系统中无国家秘密信息,并经主管部门保密工作机构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三章 软件保密管理 第九条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的信息和事项,未经法定程序确定秘级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
3、禁止未经授权携带存储有涉密、内部或敏感信息的文件、资料、存储介质和设备外出。 禁止违规接受***访、调查并讨论、分享或处理任何涉密、内部或敏感信息。 禁止未经“非涉密审查”领用或对外提供、发布未经审查的非涉密信息。 禁止未经《保密审查审批表》规定流程审查审批即对外提供、发布信息。
涉密网络保密管理规定
1、办公室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监督和管理工作。各涉密科室确定涉密计算机,并确定专门涉密人员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取有效的保密 措施 ,配置合格的保密专用设备,防泄密、防窃密。所***取的保密措施应与所处理信息的密级要求相一致。
2、“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是由“中国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设计的,根据相关规定,凡向国际联网的站点提供或发布信息,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批准。保密审批实行部门管理,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保密法规,建立健全上网信息保密审批领导责任制。
3、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应严格限制使用、保管和寄运,不得允许他人使用。 禁止使用手机或其他移动通讯设备传输国家秘密信息,也不得发送国际秘密信息。 不应使用普通传真机或多功能一体机处理秘密信息。
保密技术防范常识内容
- 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的手机出现故障或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并在指定地点维修。无法恢复使用的手机应按涉密器材销毁。
学习保密常识,接受保密知识教育,正确认识保密与窃密的斗争,增强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既要对外开放,扩大对外交流,又要确保国家机密不被泄露,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克服那种有密难保、无密可保的糊涂认识。提高防范意识,坚持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内外有别。
加强组织领导,增强保密意识。一是加强领导,充实保密人才队伍。各级领导要始终坚持“保密工作无小事”的理念,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加强队伍建设。应定期进行信息化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保密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一专多能的专职保密工作队伍。二是健全制度,落实人员岗位责任。
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保密规章制度的建设;保密宣传教育;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管理;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管理;重大活动和项目保密工作;保密技术防范措施;泄密查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