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蒿里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1、根据查询百度汉语得知,“势利使人争”出自两汉曹操的《蒿里行》里,下一句是“嗣还自相戕”。诗中反映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揭露了权势、财利引起的诸路军的争夺和自相残杀,表达了对人民苦难和国家危亡的悲愤和忧虑。原句如下: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2、是“蒿里行”。原诗: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3、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译文: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
《蒿里行》曹操古诗赏析
惟其有情,故曹操的诗读来有感人的力量;惟其悲怆,故造成了其诗沉郁顿挫、格高调响的悲壮气势。这首《蒿里行》即是极为典型的例子。故陈祚明说:“孟德所传诸篇,虽并属拟古,然皆以写己怀来,始而忧贫,继而悯乱,慨地势之须择,思解脱而未能,亹亹之词,数者而已。
做为一个政治家,一个古代的政治家,处处在为百姓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名利地位照想,这样的一个人,只有曹操才真正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出来。钟嵘的《诗品》说“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读此诗,恰如其分呀!《蒿里行》逼真地反映了***年代人民的苦难。“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蒿里行》的鉴赏及创作背景如下:鉴赏: 历史背景记录:此诗反映了自初平二年关东各郡将领起兵讨伐董卓,直到建安二年袁术在淮南称帝这***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面貌。诗人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出关东之师从聚合到离散的过程,成为历史的真实记录。
曹操亲历战事,使诗中的现实描绘更加真实,情感表达更为强烈。 曹操的诗作情感深沉,悲凉之情溢于言表,体现了其诗歌的悲壮风格。 《蒿里行》作为例证,展现了曹操诗歌中抒发个人情感与忧国忧民的特点。 历代评论家如刘勰和锺嵘等对曹操诗歌的悲凉风格给予了高度评价。
运用乐府歌调,谱写新的内容,这是曹操的创造和贡献。古代认为人死后魂魄归于“蒿里”这个地方,因此乐府古辞“蒿里行”是一支送葬出殡时唱的挽歌,情调是相当悲凉的。曹操用这个题目叙写汉末军阀混战,人民流离死亡的惨况,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心情,其精神和乐府古辞是相通的。
蒿里行拼音版
guān dōng yǒu yì shì ,xìng bīng tǎo qún xiōng。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chū qī huì méng jīn ,nǎi xīn zài xián yáng。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jūn hé lì bú qí ,chóu chú ér yàn háng。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蒿里行注音及翻译介绍如下:蒿里行拼音版古诗 《hāo lǐ xíng》《蒿里行》cáo cāo hàn 曹操(汉)guān dōng yǒu yì shì,xìng bīng tǎo qún xiōng。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chū qī huì méng jīn,nǎi xīn zài xián yáng。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曹操的《蒿里行》全文拼音:hāo lǐ xíng(cáo cāo)guān dōng yǒu yì shì ,xìng bīng tǎo qún xiōng 。chū qī huì méng jīn ,nǎi xīn zài xián yáng 。jūn hé lì bú qí ,chóu chú ér yàn háng 。
hāo lǐ xíng 蒿里行 cáo cāo 曹操 guān dōng yǒu yì shì ,xìng bīng tǎo qún xiōng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chū qī huì méng jīn ,nǎi xīn zài xián yáng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jūn hé lì bú qí ,chóu chú ér yàn háng 。
蒿里行原文及翻译拼音如下:guān dōng yǒu yì shì ,xìng bīng tǎo qún xiōng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chū qī huì méng jīn ,nǎi xīn zài xián yáng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jūn hé lì bú qí ,chóu chú ér yàn háng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拼音是:[ho] [l] [xng]简介 《蒿里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的诗作。此诗是借乐府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 诗史。
杜甫《百忧集行》中行的读音
读音读作xíng。作品简介:《百忧集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杜甫栖居成都草堂,生活极其穷困,只有充当幕府,仰人鼻息,勉强度日。然而,诗人一贯持有的高尚节操,使他难为“摧眉折腰事权贵”之举,因此时遭冷遇,颇不得意,良多感慨。
读xing 是歌行体,如:兵车行、丽人行等 百忧集行 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出自唐·岑参《春梦》“行”结尾的七言诗句秋庭不扫携藤杖,闲蹋梧桐黄叶行。——出自唐·白居易《晚秋闲居》傍岸鸳鸯皆著对,时时出向浅沙行。——出自唐·花蕊夫人《宫词》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