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稊怎么读???
- 2、禾弟念什么
- 3、一个草字头一个姨的右半部分念什么
- 4、稊怎么读
稊怎么读???
1、稊(读音ti二声),假如你不认识,也打不出来的话,可在WORD中,输入“禾”字,然后选定它,插入符号,即可列出所有“禾”字旁字。
2、《静女》一般指《邶风·静女》。《邶风·静女》中“自牧归荑”的意思是:(从)郊野***荑送给我。自,意思是:从,由。牧,意思是:野外。归,通“馈”,读为:kuì。馈赠、给予的意思。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婚姻;嫁娶)。荑(tí),释义:植物初生的叶芽。
3、bì 禾重生也。又《广韵》蒲没切《集韵》薄没切,音孛。稡,禾所秀不成藂向上貌。
4、自牧归(kuì)荑(tí)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古时有赠白茅草以示爱恋的习俗。荑[tí] 茅草的嫩芽 :手如柔~。 草木初生的嫩芽 :丹~。 一种似稗的杂草,通“稊” :不如~稗。
禾弟念什么
稊 稊 tí 部首:禾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五笔86:TUXT 五笔98:TUXT 仓颉:HDCNH 笔顺编号:312344351523 四角号码:289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A0A 基本字义 稗子一类的草,子实像糜子:“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太仓乎?” 杨柳新长出的嫩芽:“枯杨生~。
拼 音 tí 部 首 禾 基本释义 稗子一类的草,子实像糜子:“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太仓乎?”杨柳新长出的嫩芽:“枯杨生~。
稊【拼音】:[tí] 【字义】: 稗子一类的草,子实像糜子:“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太仓乎?” 杨柳新长出的嫩芽:“枯杨生~。
稊,-读音:ti第二声,-释义:1·一种形似稗[bai]的草,实如小米; 2·通“荑”。植物的嫩芽。
一个草字头一个姨的右半部分念什么
“荑”字,形声字,从艹,夷声,本义为茅草的嫩芽,亦引申为草木嫩芽。“荑”字在古文中频繁出现,如《诗经·静女》中有“自牧归荑”,《诗经·硕人》则用“手如柔荑”形容美人的手。“荑”字在古代文献中,不仅表示植物的新生嫩芽,还常被用来象征美好与纯净。
部首:艹 五笔:AGXW 笔画:9 释义:[yí]:割除田里的野草,引申为削平。[tí]:茅草的嫩芽。 草木初生的嫩芽。 一种似稗的杂草,通“稊”。详细释义: 荑 [tí] 荑 [yí]荑 [tí]〈名〉〈动〉发芽 草陆生曰荑。——《通俗文》陵罔掇丹荑。
[yí] 割除田里的野草,引申为削平:芟~。
草字头加姨右旁的字有多种读音,其中最常见的读音是“yí”,“tí”。在汉语中,这个字形组合的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yí”这个读音,主要用作动词,意为割除田里的野草,引申为削平。这一意义在古代农业文明中尤为重要,反映了古人对土地管理的重视。另一个读音“tí”,则较为多样。
褧(jiǒng):罩在翟衣外用于御风尘的麻布罩衣。齐侯:指齐庄公。子:女儿。卫侯:指卫庄公。东宫:太子居处,指齐太子得臣。邢:邢国。姨:妻子的姐妹。谭:谭国。维:其。私:姊妹的丈夫。荑(tí):白茅之芽。领:颈。蝤蛴(qíu qí):天牛的幼虫,色白身长。
稊怎么读
稊的读音是:tí。稊,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tí,部首是禾,总笔画是12,是一种草的名字。康熙字典:《广韵》杜奚切《集韵》《韵会》田黎切《正韵》杜兮切,音题。《说文》本作蕛。蕛苵也。从艸,稊声。《郭璞曰》似,布地生秽草也。今文作稊。尔雅翼稊有米而细。
[tí]。稊是一种草的名字。稊:草名。形似稗,结实如小米。植物的嫩芽。特指杨柳的新生枝叶。组词;太仓稊米。树木新生的枝条和嫩芽。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无不利。
稊米,读音为“tí mǐ”,是古时长度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所以稊米就是十分之—厘。在古代中国,这种计量单位常常用于一些比较精细的测量和计算领域。比如在古代的建筑、水利、天文等方面,就需要用到这种精细的测量单位。同时,稊米在一些古代文献中也有出现,如《汉书》等。